雲初以前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候,教授曾經說過一段他以為是玩笑的話,自從在大唐當官當到了一定程度之後,他開始重新審視教授說的這句話。
“小政在朝不在民,大政在民不在朝”
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政績較少的人,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在朝廷而不是在民眾身上,而政績較大的人,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在民眾身上而不是在朝廷之上。
這句話對於當官當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有意義。
雲初現在其實就在這個分水嶺上。
最開始當官的時候,雲初的視野一直在朝堂上,即便在萬年縣做了很多的事情,最終的目的也是以引起皇帝,乃至大臣們的注意。
後來就不一樣了,在坐穩了位置之後,他辦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一半為民,一半為朝廷。
現在,去西域,完全是為了長安城的發展,也可以說純粹的是為了百姓。
大唐時代是長安城最輝煌的時代,可惜這場輝煌最終變成了絕唱。
而長安的沒落,根苗就是從李治抬升洛陽地位開始的……
而長安之所以繁盛,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聯通西域,世界各地的商賈們紛至遝來,造就了長安與往年不同的繁華。
關中的潛力為了供應長安這座龐大的城市已經基本上耗儘了,既然關中這座湖泊的水不足以供養長安,雲初就想拓寬從西域奔流到長安的這條商業之河。
免得在皇帝帶著文武百官去了洛陽之後,讓長安因為沒有了大量的京城資源而逐步沒落下去。
為此,他願意帶著長安城自己可以掌握的力量,正式的清理一遍從西域到長安路上的所有不利於通商的障礙。
所以說,這一路上,必將是一個血流成河的局麵。
“這個二百五發急了……”李治看完雲初的奏疏之後,輕飄飄的放在一邊,對坐在溪流邊沐足的武媚道。
武媚取過奏疏掃了一眼道“神都即將建成,朝堂搬遷勢在必行,雲初夢想終將化為飛灰,他這是在垂死掙紮”
李治鬆開巨熊的圓耳朵,又拿起奏疏看了一遍道“挺獨特的,他這一路橫掃沿途盜匪,收獲應該頗豐,不過,一介關中侯想通過清剿盜匪獲得錢財來壯大長安城,多少有失朝廷體麵”
武媚笑道“陛下不懷疑他的能力嗎?”
李治哈哈大笑道“一個在遼東戰場上所向無敵的智將,悍將,去絞殺一群馬賊,山賊,強盜,朕不覺得有什麼難度”
“他還會組織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商隊,去西域做生意,繼續宣揚長安城的富庶與繁華,他這是準備拿長安城跟神都來抗衡了,頗有些大不敬的心思”
李治不解的看著武媚道“長安城是朕的,神都也是朕的,你說的大不敬心思從何而來?”
武媚笑道“假如神都真的比不過長安……”
李治擺手道“朕不在乎!他乾的這種事情越多,朕的江山就越是穩固”
武媚無語的呆滯了片刻道“臣妾總覺得這件事沒有他說的那麼簡單”
李治嗤的笑了一聲道“你是說卑路茲王子的事情?你以為朕不知道嗎?”
武媚看著李治歎口氣道“英明無過陛下”
李治將雲初的奏疏遞給武媚道“準了”
武媚詫異的道“準了?都準了嗎?陛下準予裴行儉就任安西都護?”
李治道“裴行儉最近的日子比較難過,朕體恤他,準許他離開吏部,遷任安西都護”
“陛下不是已經決定派遣薛仁貴就任安西都護了嗎?”
“薛仁貴去北庭都護府上任”
武媚聽皇帝這樣說,原本雲澹風輕的麵容變
得凝重起來,將雪白的雙足從溪水中抽出來,安靜的穿上羅襪,套好鞋子。
這才對李治道“雲初去了西域,裴行儉去了安西,薛仁貴去了北庭,郭待封去了安東,如今……”
李治有些不耐煩的道“把該送出去的人統統送出去,這樣顯得朕身邊無人,讓那些亂臣賊子也好趁機發動”
武媚連忙道“陛下不可鬥氣”
李治俯視著武媚道“他們走了,朕的身邊不是還有皇後嗎?”
武媚猛地抬起頭驚愕的看著皇帝道“這怎麼可以呢,太危險了”
李治將雙手寬大的袍袖裡,瞅著峰巒疊嶂的群山道“朕是大唐的皇帝,處理一個罪臣,隻需派遣一介獄吏便足夠了,這才是帝王的做派”百度搜索74文學網首發
武媚不置可否的瞅著皇帝,她第一次覺得皇帝可能托大了,她不相信長孫氏會俯首-->>